高低溫試驗箱工作原理
發布時間:2025-07-02 15:11:59
高低溫試驗箱的工作原理可概括為:通過制冷系統降溫、加熱系統升溫,結合空氣循環與智能控溫系統,使箱內溫度達到并維持在設定值。其原理框架如下:
-
壓縮式制冷循環(最常用):
-
原理基礎:基于逆卡諾循環,通過制冷劑(如 R404A、R23)的相變(液態→氣態→液態)吸收或釋放熱量,實現降溫。
-
核心組件與流程:
-
壓縮機:將低壓氣態制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氣體,提升能量等級。
-
冷凝器:高溫高壓制冷劑氣體通過風冷或水冷方式散熱,冷凝為液態。
-
節流裝置(膨脹閥):液態制冷劑經節流降壓,變為低溫低壓的氣液混合物。
-
蒸發器:低溫低壓制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箱內空氣熱量,蒸發為氣態,使箱內溫度降低;蒸發后的制冷劑返回壓縮機,完成循環。
-
復疊式制冷(超低溫場景):
-
當需要 - 40℃以下低溫時,單級制冷效率下降,需采用高溫級(R404A)+ 低溫級(R23) 復疊系統,通過中間換熱器傳遞熱量,實現更低溫度(如 - 70℃、-100℃)。
-
電阻加熱方式(主流):
-
利用鎳鉻合金或鐵鉻鋁合金電熱絲作為發熱元件,通電后產生焦耳熱,通過空氣循環將熱量傳遞至箱內。
-
功率計算:加熱功率需匹配箱體容積與溫變速率,例如 100L 箱體從 25℃升溫至 100℃(升溫速率 5℃/min),約需 3-5kW 加熱功率(考慮熱損耗)。
-
PID 控溫邏輯:
-
溫控儀根據設定溫度與實測溫度的偏差(ΔT),自動調節加熱功率:
-
當 ΔT 較大時,全功率加熱;
-
接近設定溫度時,逐步降低功率(如 50%、20%),避免溫度過沖(overshoot)。
-
強制對流原理:
-
通過離心風機或軸流風機推動箱內空氣循環,使冷熱空氣混合均勻:
-
冷空氣經蒸發器降溫后,由風機吹入工作室;
-
熱空氣經加熱管升溫后,同樣由風機循環至箱內各區域。
-
風道設計:
-
采用頂部送風 + 底部回風或左右側送風 + 背部回風結構,配合導流板調整氣流方向,確保箱內溫度均勻度≤±2℃(空載時)。
-
溫度采集與反饋:
-
采用PT100 鉑電阻溫度傳感器(精度 ±0.5℃)實時監測箱內溫度,將信號傳輸至溫控儀(如 PLC 或觸摸屏控制器)。
-
PID 算法控制:
-
溫控儀根據比例(P)、積分(I)、微分(D) 算法計算輸出量,動態調節制冷 / 加熱系統工作狀態,例如:
-
溫度低于設定值時,加熱系統啟動,制冷系統關閉;
-
溫度高于設定值時,制冷系統啟動(或加熱系統功率降低),確保溫度波動≤±0.5℃。
-
制冷 / 加熱功率匹配:
-
例如,要求 10℃/min 的升溫速率時,加熱功率需足夠克服箱體熱損耗(如保溫層導熱、開門散熱等),通常功率越大,溫變速率越高。
-
能量疊加技術:
-
在升溫階段,部分設備會暫時關閉制冷系統,全功率加熱;降溫時則關閉加熱系統,全力制冷,通過 “能量獨占” 提升速率。
-
蓄能與預冷設計:
-
高端設備可能配備蓄冷器(如冰盤管) 或預熱腔,在試驗前提前儲備冷量或熱量,縮短溫度切換時間。